辞掉挣钱的国企工作,选择赴澳留学,我真的是在“作死”吗?

我是WJ,来了澳洲读研之后,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在一家收入和待遇都还不错的国企工作三年之后,选择了来读书?
 
放 弃 和 改 变

为什么放弃原来的专业,而选择了与本科专业(法律)毫无关联的专业?坦白说,自己并没有认真思索过这个问题。

三年国企,工作不忙压力小,挣的多,这是世人羡慕的生活。日复一日,过得飞快,留下让人成长的东西是没有的。有时还因太过没有收获,变得空虚。

为了提升自己,工作间隙开始学英语,回家后看书,更新日常,慢慢地,麻木生活有了涟漪。也因为改变,开始和周围死水中的人有了隔阂。

闲时,开始思考这是否就是想要的生活。小时候被督促好好学习,考名校,一路领先后只是找一份不错的工作,结婚,生子,不顾个人喜好,千篇一律。

外 因 和 内 因

哈哈,插句题外话,其实加重我焦躁的因素还有父母不断逼婚。不知是否父母都是这样,大学的时告诫你不要恋爱,因为不够成熟,不懂合适,毕业后却盼望你一夜长大。

这样的生活轨迹早在开始就已安排好。只需按照设定延续就好,而自己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明确,不重要。

这些感觉愈发强烈,意识到这并非是想要的,我想改变,即使我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否会真的适合我,但我想要尝试一下。

现在再来回答疑问,答案是,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吧。去见识,去体验,才不枉这一趟生命,这也是我为什么来这里。关于年轻的定义,是时候去打破。

在 澳 洲 实 现 追 求

到澳洲两个月,真切地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可能性。在这里,六七十岁来读书进修的比比皆是,转专业也并不是异事。

那些在国内看起来要经过重重阻碍才可实现的事情,在这里实行起来非常容易。每个人都在不断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变成一本经过时间沉淀和经历打磨的书。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变得越来越包容文化、思维和个性的差异。然后发现,那些在别人和自己看起来困难重重的障碍,其实只是自己固有思维、生活惯性和重新开始的勇气。

在此,也感谢与我一起打破思维,并给予我一路理解和支持的父母。

传媒专业一直是埋在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我不明缘由。曾经它就像是点亮我生活的一盏灯,引我去看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以前我总是给自己千方百计找机会来接触这个专业,现在有了可以重新定位人生的机会,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传媒。

学 习 与 梦 想

当然,要想达到自己梦想的生活状态,刻苦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我现在这个专业极注重说和写的能力。

一学期十二周学习,四门课,平均每门有至少两篇essay,一篇presentation。基本每天都要读文献,做研究,写论文,拍短片。

一门功课的作业交了,连喘息都来不及,就到要开始准备下一门作业了。辛苦么?当然是有。如何才能坚持下来?很奇怪,不需要坚持。

我愿意去做这件事,可以和一群有趣的人在一起,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至此,我已经确认这个改变是正确的。

其实,与其说我的梦想是可以有一个可以接触传媒的机会,不如说可以有机会去接触自己喜欢的东西,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本科毕业时,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我的黑色小礼服》,里面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二十五岁,足够可以拥有梦想,也适合新的挑战,还有现在这里,我在我的人生的中心。

在二十五岁生日前夕,我成功地拿到了墨大传媒专业的入学通知,并把这句话重新了送给了自己。

我不知道未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是否能达到我的理想工作状态,但现在的我很舒服也很开心。因为,我活在我已经实现的梦里。
发布注释

咨询和申请中心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