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GI的移民改革建议都是基于大量数据和实况分析,尖锐地指出问题,所以一般来说他们提出的问题确实都是问题,而且绝对不仅是泛泛而谈,其次就是他们的意见都是比较超前和激进,不考虑谁谁的面子也不考虑谁谁的利益,就按他们认为正确的来。
取消投资移民最初是他们提出的,雇主担保改革他们也建议按照工资门槛给雇主担保分等级,最近期的当属留学毕业生的现状分析,去年他们建议废除485的各种延期政策(当时我们还说延期才刚出炉不久,不太可能迅速被取消,被打脸了...)
了解了GI的调性后,我们再来看这份改革建议
一、建议大改打分制
二、建议废除190州担和偏远地区州担
一、建议打分制改革
问题大概有
-打分制并不完全按照分数来挑选,还有职业的限制(比如65分的三宝能获邀,100分的会计不获邀)
-申请人本身等EOI获邀已经等很长时间的,签证审理速度也很慢
-只有在三大职业列表的职业可以申请,一些高技能的职业无法通过打分制移民
-无法挑选预期能长期获得高收入的申请人,比如澳洲学习、PY、偏远地区
学习的加分
-轻视了英语水平、教育水平和配偶技能
用了15页指出各种问题后,GI建议新的打分表,主旨思想是希望这样选出来的移民可以获得long-term success
实施日期——
建议是2026年7月1号。24-25财年依旧使用现在的打分表。(那25-26财年用什么呢?说好的25-26财年开始的multi-year planning呢?)
分数要求——
入池分数是300分,这是基于能达到总分数的60%,才能入池
例如:一个单身的26岁,考到4个7的语言,有skill level1的2年工作经验,现在能有一份75000澳币薪资的工作,分数大致是315分。
保证获邀的分数是400分
GI按照数据推算预计大概有5%的申请人能达到400分
例如:一个28岁有管理咨询师本科学历,考到语言四个8的语言,拥有skill level1的2年工作经验,现在有一份12.5万澳币薪资的工作,能达到450分。
满分为500分
可申请的职业——
在skill level 1-3的职业都可以申请。对比现在的三大列表,额外有200多个level 1的职业以及100个level 2的职业可以申请打分制。而且有高收入的技工类职业也有机会未来走打分制
与之关联的,GI认为要改革职业评估制度。目前的繁琐复杂,机构不仅负责职评还负责认证工作经验。GI没有就此提出细节,估计这部分单独都能出一份报告了吧。
打分表调整——
新增澳洲高薪资工作加分:递交前有一份至少年薪资超过7万的level1-3的工作就能加分,最低能加到30分,薪资越高加分越多,封顶是超过12万的工作加到90分。
如果是来自public sector或者有雇主担保资格雇主的job offer,同样可以按照薪资来加分。
GI认为说工作主要基于薪资来加分,而不是基于现在的时长来加分,可以有效地避免申请人在澳洲境内耗时间,减少永久临时移民。
高收入工作仅限于澳洲境内的,是因为移民局很难verify海外的工作。
调整语言加分:达到雅思四个7分是45分,达到四个8或以上是90分,英语加分最高能占总分的18%(现在是15%)
调整学历加分:从C3到博士的加分从15分到60分不等;本科或以上的学历如果来自全球前20的大学,额外加15分,不过GI说需要QS/THE/ARWU三大榜单平均的排名,目前没有澳洲大学能达到平均前20....学历加分最高能占总分的12%(现在是15%)
调整年龄加分:GI的分析表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澳洲技术移民的年龄减少一岁,将使其对澳洲政府预算的贡献提升增加约5%,所以他们细化了目前的打分表,21-29岁获得最高的100分,之后每增加一岁减少5分,40岁后每增加一岁减少10岁,直到45岁是0分
调整工作经验加分:
改为2年起步且有skill level的限制。level1的两年澳洲/海外工作经验,加到最高的50分,level 2的两年加到15分。工作经验能否加分用skill level来决定,而不是提名职业相关的才能加分。
设置2年的最低门槛并且不让工作经验加分逐年递增是为了避免申请人在境内拖时间凑加分
调整配偶的加分:配偶的语言要至少达到四个7才能加40分,四个8或更高是60分,本科或以上学历是30分,C3以上但没到本科学历能加15分。
也就是如果配偶有四个8加一个本科学历,可以有90分。这样配偶加分最高能占总分的18%
GI解释说不设置配偶的工作经验加分是为了减少administrative burden...
单身也是90分,配偶最高也是90分,是因为这样可以最大化打分制技术移民的skill level,避免打分制申请人带上低技术的配偶。
调整CCL加分
能加到20分(占总的4%),他们认为能多使用一门语言还是有用的呀
取消偏远地区学习加分
偏远地区学习并没有帮助拿到PR,对鼓励移民留在偏远地区也没什么作用。
取消PY加分
485的两年应该用来获得工作经验和考语言,而不是花钱去参加对就业没什么帮助的PY。
取消STEM加分
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职业在澳洲紧缺。而且有STEM学历的大概率能走雇主担保
取消澳洲学习加分
有澳洲学历的人移民结果并没有比在海外的具有类似学历和经验的其他移民表现更差
其他——
-加速审理打分制类别的签证
把审理时间中位数调整为50天,这样雇主也更愿意给海外申请人job offer(关联到澳洲高薪资工作加分)
-减少行政对打分制的干预
也就是所谓的按移民局需求去调控,一会发一万个,一会半年都不发一次,这种干预很大程度造成打分制的不稳定
-取消职业配额的上限
不过这个现在已经名存实亡,多年前每个职业的配额主要用来调控热门职业,但189整体衰落后,移民局现在也没有公布所谓的配额,完全就是想发就发,不想发就算了
我们认为——
-作为一份建议报告,GI的意见有抓住了工党政府的核心需求,奔向精英移民,不让申请人为了移民在澳洲境内一拖再拖。变相也是给予更大的确定性,这也没错。
工作是最重要的,现在和未来的工作,高薪高技能的工作。不分什么背景,人在哪里,不管是什么职业,年轻又能获得澳洲高薪的skilled work就是他们认为最大化对澳洲的贡献。
GI的报告说他们的打分制改革可以让澳洲拥有更多的技术移民?更加好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但真的有那么多可以达到门槛要求的优秀留学毕业生,那么多优秀的海外技术移民候选人吗?之前有技术工作经验,现在有7/9/10万的薪资,且只是20-29岁?
二、建议废除190州担和偏远地区州担
州担保现在才是打分制的主角,但是州担保问题可太多了,在GI看来
-走州担保的移民收入更低
走489/491的28%年收入仅有24000澳币,190人群的收入比189的低6500澳币。州担保人群对比189的这种落后存在于所有年龄层和所有州。
-489/491持有者工资增长也明显慢于189,2013-2020年,190持有者收入增速为8.6%,189为6.9%,491/489为4.4%
-通过州担保的新移民能找到全职工作的比例也低于189和雇主担保
-基于分数分析,走州担保所需的分数更低,因此人群属于less-skilled
-489/491限制持有者自由移动,阻碍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持有者无法在本地找到合适的相关工作,但又不能去三大城市。
-高技术移民一般不会选择489/491
- 2021年的数据显示,50%的489/491持有者居住在偏远地区的major cities(如珀斯、黄金海岸和堪培拉等),这些地方实际并不“偏远”,原本居住在真正偏远地区的,最终很多都会搬到major cities
-很少190/491/489持有者在essential的行业和职位工作
-对于政府来说,鼓励偏远地区州担从而实现偏远地区的发展,费钱费力
与之相反不同的是,偏远地区雇主担保494(之前的187)持有者的在就业市场的表现显然高于489/491,他们也更大比例地留在原来的偏远地区,GI认为核心原因是他们有一份工作的保障,有了工作就有各种connection。
所以GI认为应该废除州担保,给予189更多名额,这就可以确保澳洲用一套相对完整和统一的体系去挑选技术移民。偏远地区雇主担保可以保留,但要改革。
我们认为——
废除州担保的原因也是源于要精英移民,从各项数据来看,再用同样用薪资和工作这两个核心要求去衡量,拿到190/489/491的人不够精英
但问题在于说
-州担保的立意不就是给州政府挑选他们想要的人吗?所以不同州担才有不同的挑选规则(虽然也是给申请人带来了不少麻烦)
-至于州担持有人的贡献,除了三大州,有人去多多少少就能带去他们想要的贡献
-所谓的skilled比较低,尤其偏远地区491/489,但这条通道原本不就是用来给分数竞争力较低的申请人的吗?用愿意去偏远换更低分获邀的机会
-如果偏要对比,189这几年邀请的多数是紧缺职业,上财年才破天荒邀请了会计/IT这些,就业结果自然是很好的,跟雇主担保又怎么能比呢?
-还有494/187有更好的就业结果和绑定的结果,那不也是签证设置限制所决定的吗?
总体来说,打分项的改革部分政府应该有较大可能性采纳,或者在此基础上修改,直接就废除州担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会有小修改,而且前提是494偏远地区雇主担保一定要改善,现在的设置实在过于鸡肋,不然不会持续几年,每年只分走了5000个左右的配额
联邦政府计划25-26财年就要实施multi-year的移民计划,与GI 2026年7月1号的建议是有冲突的,所以这个打分制改革的实施日期大家也就是个一家之言的建议。
打分制改革无论怎么改,什么时候改,影响的都是等待获邀的申请人。不会影响已经获邀的、下签的和等转P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