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生在本地找工作有多难?

作者自我介绍:

澳大利亚留学四年,海外经历丰富,商业财会NGO等
澳本非八大一等学位,墨尔本大学会计金融硕士毕业(专业排名QS Top 10)
PTE 满分
ACCA 国际注册会计师准会员
澳洲 ASX20 上市公司管培生(无PR)
在澳洲留学四年,吃了很多亏,也获得了很多帮助,才让我求职之路相对顺利,还未毕业没拿绿卡已经管培offer在握,投资回报率高得让家人都意想不到。一直都很喜欢帮助别人,能用我的知识和经历让你受益,我会高兴得屁颠屁颠的,希望这篇文章的干货也能让处于迷途中的宝宝找到新的方向。
 
1. 澳洲留学生在本地找工作难不难?

首先这个问题比较宽泛,难度衡量标尺在心里都不同,很难一概而论。有的人觉得朝九晚五就是幸福,有的人觉得自由一点也挺好。餐厅服务员是工作,Uber司机也是工作,每个人对工作的定义不一样。我猜题主大概是想问:是否留学后一毕业就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中国人是否有竞争优势?澳洲留学性价比如何?这个我可以谈论一整天,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总结了一些常被问到的问题,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别的专业咱了解不深不敢说,商科、会计、金融工作机会还是很多的。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公司都裁员了,四大、投行、律所,所以纵向比较可能相对来说少了些。但是不管时代再怎么变,公司要发展一定需要有人才做支撑,行业洗牌过后留下来的都是精粹的,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

所以说机会还是有的,需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且需要有学姐学长引领你避开信息差,需要有路子,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试想一下,如果你能早日找到靠谱的工作,不被黑心中介坑蒙拐骗,这省下你多少时间和机会成本呢?时间是买不来的,过去了就没有了。如果能尽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要多省时省力省心啊!

2. PR到底重要不重要?英语重要不重要?学校牌子重不重要?GPA重要不重要?志愿活动重不重要?

这几个问题我经常被问到,在我求职前也有这样的疑问,在这里统一解答一下。

总体来说,看宝宝们申请什么规模的公司,大部分local大型企业GP项目(也就是应届生招聘,类似国内的“校招”)都会要求PR(不排除有的公司特别仁慈,比如我的金主爸爸)。

英语很重要!英语很重要!英语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你英语综合能力不行,全英文上课都有些吃力,那趁疫情期间赶紧加强一下(如果宝宝们有需要请给我留言,如果反应强烈,我可以再写一篇)。除非你说我爸妈给我找了个华人公司,我自己家就是开公司的,那另当别论。

如果你的学校牌子正好是Go8(澳洲八大)那恭喜你,当然你有一定优势啦,不过这也不代表岗位就是你的,还有很多考量因素~ 如果你恰好不是上的八大,但你过去经历中展现出的综合能力比八大的学子还要优秀,那你还是有很大机会滴。这里划重点!!!澳洲雇主特别看重你的practical experience,也就是实践能力。如果你有很强的组织协调、沟通领导能力,给你一个case你能马上梳理清楚头绪、有方案能上手实践,相信我,你的面试结果一定不会差了的!!!

GPA只是HR的一个衡量指标之一,是你学习能力的展现,不代表你的全部。除非你申请投行有GPA硬性要求,其余公司一般都是Credit(也就是均分65)就行。

志愿活动很重要!志愿活动很重要!志愿活动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下面我就分开详细回答一下:

PR重要不重要?
2019年我申请应届生GP项目的时候,澳洲地区有GP项目的上百家企业财务岗位或综合管培生岗位只有6家公司对留学生开放申请,其他都会注明你必须有PR或澳洲、新西兰的Citizenship。而在这些仅剩的几个坑中,大多数在网申阶段会问你语言成绩(雅思各单项7是我见过的最低要求,大部分要求4个8,吓死宝宝了)。总而言之,GP项目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我所在的公司根据HR在AC(小组面试)给出的数据,只有1%的录取率。。。其他的公司宝宝们自行想象一下。

英语重要不重要?
说完PR,我这里必须说一下英语能力了。不管你申不申请GP,只要在英语国家找工作,那语言表达能力真的真的很重要!试想一下,如果你听不懂面试官的问题,你要求解释,公司每天各种会议、报告那么多,谁会有耐心等你慢慢提升?日常沟通英语远不够,想提高英语,必须有浸入式环境,有和local一起工作的经历,能明白他们的文化,能开一些简单的玩笑。我记得刚出国的时候,鬼佬谈天说地,我就只有听的份儿。不懂得俚语就会问,拿个小本本积累下来,然后厚着脸皮跟人聊天,加入他们。虽然刚开始很不适应尬聊,但是没办法,必须冲破舒适圈啊,后来语言真的就提高的很快,还能飙澳式口音(虽然真得很土LOL)。语言学习没有捷径,练习练习再练习!!!

学校牌子重要不重要?
实话讲,澳洲的职场对于学历学校没有很硬性的要求。和loca接触久了,你会发现大部分人都是高中开始就边上学边兼职工作,本科期间会延续着兼职的习惯,有的人可能还是full-time工作,同时在大学读书。基本上大多数local都是本科毕业就直接工作了,等工作久了需要晋升或者提高一下自己,再去读个专业相关的硕士或者MBA,或者直接不相关的专业。我认识一个ABC,就是本科读了商科经济金融,毕业后在四大工作了一年后,发现自己很不喜欢为富人创造价值的感觉,又回到学校从大一开始读医学物理,他说我这救死扶伤的生命才更有价值。。。嗯由此可见,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不要让一些外在的东西迷失了自己。当然啦,你有名校牌子算隐形的加分项,不过HR还是会看综合背景的。

GPA重要不重要?
很多宝宝觉得我GPA很低哎,也不是年级数一数二那种,我都不好意思写在简历上。额~ 我只想说:年级排名靠前、成绩优异的不一定能看上你申请的这个岗位,人家有可能瞄准的是博士、或者更好的公司更高的职位,也许回国了呢。所以这个真的不用和别人比,你是多少分就写多少分就行,一定要真实,

成绩不要弄虚作假!

成绩不要弄虚作假!

成绩不要弄虚作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到了GP申请的后期,你是会被要求补交材料的,包括学术成绩单,到时候前后信息不一致了被challenge,你可就亏大发了。。。即使你有过挂科,只要能解释清楚是为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之后采取了哪些行动来弥补等,一般HR不会抓住你的小辫子不放的。

志愿活动重不重要?
简言之,很重要!根据我在美国、澳洲的工作经验,其实国外对这个志愿活动真的是很看重的,有可能比宝宝们在国内大厂的实习都重要。这个可以展示一个人的很多方面,包括你的个性、对当地环境的了解、和人文融入。你可以选择参与一次性的活动,去增多自身体验。如果你觉得想找一个长期的志愿活动顺便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或者和专业相关的技能,可以选择加入学校的社团任职、或者当学生大使(这个是需要你在社区非常活跃才有机会哦~)等等。即使是公司的全职员工,每年公司都会鼓励员工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有的公司还会为员工专门放假。大学时期多参加志愿活动,不仅能开阔眼界、锻炼英文,还能拓宽交际圈、提升自身软技能,在找工作时给自己加分加分加分!!!

3. 餐厅服务员工作考虑吗?房产中介呢?代购呢?小店收银员呢?

这个工作我看过网上很多学长学姐的回答,都是不建议宝宝们去做,感觉档次太低,没留过学的人也能做。。。这里我必须说一下,有以下情况的宝宝我觉得这个工作还是可以做的:

希望增加社会阅历,多尝试一下;
锻炼连自己的英文水平(如果是local公司的话);
不想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我想有一些闲钱自由支配;
做这些工作是暂时的,只是过渡一下,我知道自己的长远规划。
这些工作是刚到澳洲不太熟悉职场规则的宝宝们经常会接触到的岗位,因为门槛较低,工作机会又特别多,所以很多宝宝们好奇自己是否要做这样的工作。嗯其实这里面的岗位,我也尝试过,能够体会到里面的酸甜苦辣,也让自己更加珍惜有父母支持的留学机会。现在经济形势整体不好,很多专业对口的岗位可能没有,但又想积累一些本地工作经验,这些平时被标签化“很LOW”的机会宝宝们可以考虑先做起来过渡一下,当然如果能有机会和本地人打交道那最好。

这里给大家讲两个身边朋友的真实的故事:

我一个中国留学生朋友08年金融危机时期毕业,成绩、学历各方面都很优秀,投了一百多份简历都没有公司录取她,但她没有灰心,从星巴克、T2等零售行业一个小收银员先做起来,积累本地工作经验。一年后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被CBA(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录取。

当时去ANZ(澳新银行)办卡的时候,一个越南裔小哥给我讲他进银行的故事,他没上过大学,之前是在一家零售店打零工,他服务态度特别好,也有很多固定客户。他不知道其中一位居然是澳新银行的高管,有一次这位顾客来买东西,和他闲聊,问他愿不愿意到银行工作,他心里暗喜:我巴不得呢。临走时这位顾客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让他联系,他一看都震惊了,后来有这位高管的加持他顺利进入银行成为personal banker。嗯,你不会知道你遇到的是什么人,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你的形象,做好自己手里的事,不要好高骛远,你也会是那个幸运儿!

之前听了一个美国百事公司前副总裁的线上分享会,其中一个观点很让我触动,“Any job is a good job”。美国失业率激增,很多应届生找不到工作各种焦虑、向她咨询求职建议。比如亚马逊有搬运工、理货工的工作,以应对激增的网上订单。有的银行等客服中心会大量招人,需要能为客户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她的建议是,如果有这样的岗位一定要先拿起来。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有收入、增加实践经历,另一方面又能向未来雇主展示出高适应力,在困难面前不是不堪一击,还能学到很多供应链管理的知识、提升客户服务和沟通等能力。adaptability、resilience,是很多雇主非常看重的性格特质。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虽然被问起来,你可能觉得很丢人,但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自己在脑海中划分了三六九等。其实不管什么工作,如果你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你都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如果是local公司,你能锻炼英文;如果是机械的重复性工作,你能想出来创新主意提升工作效率;如果你遇到了难缠的顾客,你快速反应、提供耐心优质的服务让Ta变成了高价值顾客;如果是商业经营环节有漏洞,你马上找到问题所在,并给老板提出解决方案让公司经营更加持久,你有可能收获的不仅仅是什么时候都能晒出来洋洋自得的故事,还有可能收获老板的加薪或者推荐哦~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很小很小的,宝宝们肯定知道“六人理论”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一个好名声能带来很多你想不到的惊喜奥(就像前面故事中的越南小哥)!

4. 我还没毕业就迎来了经济衰退,求职迷雾重重,我该怎么办?

我们无法改变外界,就努力改变自身,做好自己能做的,机会自然会来。

这是我一直相信的,陪我走过了三个多月的求职之路,最终拿到了满意的offer。记得中间好几次因为压力太大泪崩,感觉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因为没有PR被无情得拒之门外;各方面条件都优秀,还有内推,却没有被录取。后来我不断调整心态,把每一次经历都当成一次学习,享受过程,注重反思,弱化结果,最后结果居然让自己出乎预料。

如果你像我一样,没有“官二代”“富二代”的背景,又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以下几条请认真品味:

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五年后呢?三年后呢?一年后呢?写两个版本:Best case scenario,worst case scenario;
我目前具备哪些基础条件?性格方面?技能方面?经验阅历方面?
为了实现我理想中自己的样子,我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和提升?
在当前形势下,我有哪些选择可以帮助我提升?求职?继续深造?创业?
了解清楚自己后,赶紧把计划提上日程,开始行动吧!
Do not wait until the conditions are perfect to begin. Beginning makes the condition perfect. -- Alan Cohen
码字辛苦,如果你喜欢,悄悄留个“赞”;如果有异议,请批评建议;如果有感想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最后祝大家,你想要的offer,统统随你而来,早日实现学生到职场的跨越!
发布注释

咨询和申请中心帮助您